硝化阶段脱氮需要控制的参数
硝化阶段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对一系列参数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下是对硝化阶段需要控制的参数的详细介绍:
溶解氧:溶解氧是硝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硝化细菌是需氧菌,它们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生长和繁殖。在活性污泥法中,通常要求溶解氧浓度在2~3mg/L之间。如果溶解氧浓度过低,硝化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硝化过程无法进行。因此,在硝化阶段,需要保持足够的溶解氧浓度,以确保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水温:水温也是硝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硝化细菌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一般适宜的水温范围是20~30℃之间。如果水温过低,硝化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硝化过程减缓或停止。因此,在硝化阶段,需要保持适宜的水温范围,以确保硝化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PH值:PH值是硝化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硝化细菌适宜的PH值范围是7.5~8.5之间。如果PH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硝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硝化阶段,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PH值,并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整PH值,使其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是指水体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浓度。在活性污泥法中,底物浓度通常指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底物浓度对硝化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底物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减缓;如果底物浓度过低,则无法满足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需求。因此,在硝化阶段,需要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底物浓度的最佳值,以确保硝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正常进行。
污泥龄: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中老一代和新一代微生物细胞的停留时间。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泥龄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如果污泥龄过长,会导致污泥老化,影响其吸附和氧化能力;如果污泥龄过短,则无法保证微生物细胞的充分繁殖和生长。在硝化阶段,通常将污泥龄控制在10d左右,以确保好氧系统的微生物有足够的硝化菌来处理污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
总之,在硝化阶段,需要对溶解氧、水温、PH值、底物浓度和污泥龄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和调整。这些参数的适宜范围会因不同的水质和水处理工艺而略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控制参数。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确保硝化过程的高效进行,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